close
變電所因為是鄰避設施,能選擇的用地條件都不太好,尤其是在山區;經常到了現場看到土地時都不禁懷疑,這真的要拿來蓋變電所嗎?台灣真的那麼缺電嗎?而接管單位經常皺著眉問我,儘管自然條件再差,仍然可以用「工程技術」克服吧?每次聽到這個,實在無言以對
變電所因為是重要公共建設,不論結構或耐震強度都是屬一屬二,再差的土地都能以「工程技術」儘量克服,我們曾開玩笑說:「即使附近所有房子都倒了,變電所也不會倒」,這是真的嗎?
興建理由:增加供電穩定度,促進地方發展,避免停電,提升人民生活品質
是的!「工程技術」幾乎沒有克服不了的課題,我們擁有最強的團隊,我們了解最新的技術,我們沒有預算問題,只要有可能,就沒有不行的道理。
看到沒!即使整個村落變成汪洋,民宅幾乎通通不見,變電所依然屹立不倒!只是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電力設施可帶動地方繁榮,只是一旦連「地方」都沒了,還談啥繁榮?
增加供電穩定度,只是一旦道路消失,電力傳送路徑消失,儘管蓋再多的變電所都沒用
大自然已經不只一次告誡我們,不是每個地方都適合繁榮,人不一定勝天....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真正意涵呢?
而平地呢?這幾年台灣經濟已不斷衰退,有些地方政府卻不斷提出「都市計畫」,造成許多農田消失變產專區,林地變住宅區,而拉白布條抗爭的不是環保團體,是農民,當然供大地呼吸的農地消失並不是農民的錯,他們只想守著一塊土地,人為的力量讓他們的土地消失變成商業區住宅區,這樣跟颱風土石流把土地帶走又有何差異?又有誰能預測今日的建設,會不會造成以後的災難呢?
全站熱搜